等了一年,終於等到巡迴輔導老師到幼稚園看看兒子的狀況,真不知道是政府的效率太差,還是人力真的不足,抑或是兩者兼具呢?總之,兒子的巡迴輔導老師終於在3/28(三)第一次到幼稚園啦!
星期四中午幼稚園老師跟我通了電話,向我說明巡迴輔導老師對兒子的觀察及建議。巡輔老師說兒子是非常典型的亞斯(光這句話就夠令人心碎了!雖然我們是很開明的家長,也很坦然接受兒子的特殊,但心裡總是有個小角落希望兒子是誤診,尤其是在物理職能復健老師說兒子可能是正常時,你不知道我跟老公有多開心!甚至開始幻想明年的評估報告會是正常的呢!),症狀在兒子滿四足歲後會越來越明顯,果然是專家,一語中的啊!
不過巡輔老師點出兩個我和幼稚園老師都有的盲點:一是我們低估了兒子的體力,二是我們高估了他的溝通能力。首先,以往在評估時,兒子的肌肉發展都是比同年齡的孩子慢半歲到一歲,所以很多需要靠大、小肌肉的動作兒子都做不好,甚至做不來。我們知道兒子的狀況,所以也不會勉強他,只要他願意去嘗試就好,不過兒子倒是很容易因為失敗、挫折而大發脾氣就是了。
但巡輔老師說,其實兒子這類孩子的體能狀態非常好,尤其是在四足歲後更會超越同年齡的孩子,只是他們很會演戲,對於沒興趣或不想做的事會找藉口或假裝很累來逃避,要是他喜歡的,他可是會玩到瘋狂呢!因此,如果要讓這類孩子停下來休息,我們必須花比他人更多的時間及方法來消耗他們的體力。
例如一般孩子在太陽下玩溜滑梯之類的遊戲可能半個小時就會累、就需要休息,但兒子可能玩個一個半小時都還精神奕奕,這時就要加強遊戲內容的強度,不能只是跑跑、溜一溜而已,可能還要多一些動腦或變化的部份,兒子才會覺得疲憊。幼稚園老師做實驗就發現,如果只是單純帶著兒子跑步,兒子一下子就喊累、喊腳痠,甚至還會對老師說:「你為什麼要讓我一直跑呢?我已經很累了!」這種話,但是如果老師改成讓兒子跑一圈後到終點跟老師give me five的畫,兒子的精神就來了!甚至其他老師看到也跟著加入遊戲,兒子的玩性大開,跑得越來越起勁,不只不會喊累,你要他休息他還不願意呢!
難怪每次帶兒子出去玩,即使是正中午豔陽高照,兒子依舊活力十足。玩了一會兒後,其他小朋友都已經「下場」休息,兒子還不斷黏著別人要人家陪他玩,也難怪兒子喜歡在停車場跑來跑去,每天都在跳著「螳螂拳」,對他而言,過多的精力無法發洩應該也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吧!巡輔老師還說,之後兒子的體能只會越來越好,所以一定要讓他盡情發洩,不然他是沒辦法在課堂上安份上課,也有可能在人際衝突時將這樣的體能用在錯誤的地方喔!
所以,我跟老公之前都低估兒子的體能了!每次去大賣場,兒子總是走幾步路就喊累,要爸爸抱或是坐在推車內,因為以往評估報告的關係,所以我們通常不會太勉強兒子要自己走,看來,我們都被他精湛的演技給騙了啊!說到這兒,巡輔老師也說兒子這類的孩子很適合參加戲劇表演,因為他們是天生的戲子,翻臉跟翻書一樣,各種表情的變化對他們都非常容易,但矛盾的是,他們卻不懂得察言觀色,非常沒有同理心啊!
這就是我們高估兒子的地方了!因為兒子的語言發展進步非常多也非常快,他的口條之流利、口齒之清晰讓所有跟他對話過的人都印象深刻,所以我們都以為兒子已經可以溝通,也可以理解我們所說的話或是肢體、表情等語言,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兒子只是說得一口好話,事實上他根本不了解這些話與背後的意義,有時候我們覺得他可以溝通只是碰巧矇到,覺得他應答如流也可能只是經驗法則中的運氣好,兒子還是沒有分辨他人情緒的能力啊!
難怪,我如果用溫和的語氣請兒子「不要」做一件事,兒子根本不聽,我還認為他是叛逆、故意耍脾氣,其實是兒子根本不知道我是在要求他「不可以」做這件事。難怪每次只要我大聲用比較兇的口吻要求兒子不可以時,兒子就會立刻住手,我還以為是他欠罵、故意的,沒想到是這樣他才能理解啊!其實在兒子很小的時候,醫生就有告訴過我們,對待兒子這類的孩子,肢體、表情和語言要分得很清楚,越誇大越容易讓他們知道這些行為的意義,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及兒子的成長,我們誤以為兒子已經通過那個階段,已經可以用和正常孩子的互動的方式來溝通,殊不知這樣其實是在混淆他的視聽啊!
其實我也知道這類孩子缺乏同理心、自我中心及不會察言觀色的症狀應該會跟隨他們一輩子,只是有些孩子在訓練過後會稍微好一點,但並不會完全改善,不過我這個媽媽卻私心地以為我的孩子會好轉,矛盾的心情讓我用對待正常孩子的方式來對待兒子,其實這對兒子及親子關係都沒有好處,反而是一種傷害!我總認為自己是個很看得的媽媽,其實根本不是啊!唉!
此外,巡輔老師也給我們一些建議,例如多給孩子一些彈性空間,一般孩子可能五分鐘前提醒就足夠,可是對兒子可能要提前十五分鐘就提醒,然後每隔兩三分鐘再提醒一次,讓他們多些心理準備以減少情緒的起伏。還有在情緒爆發的當下一定要立刻一對一的處理,讓孩子知道這樣的情緒反應會有什麼後果並立刻消除他心中的不愉快,如果沒有即時處理,這些情緒未爆彈會在心中持續累積、發酵,之後只要有一點點的不愉快就會立刻爆炸,等兒子到中班或大班時可能就會出現暴力行為,用揮打來取代現在的尖叫了!
天啊!聽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之前的一些新聞,有一個亞斯的孩子因為莫名的原因將街友狂砍十多刀,還有一個亞斯的孩子拿BB槍射傷同學的眼睛。好可怕啊!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努力,絕不能讓兒子成為這些新聞事件中的主角,也許兒子不會這麼極端,但光想到這些新聞事件就很難讓人心安啊!還好巡輔老師有提醒我們這幾點,事先預防總是比較重要的啊!
要是巡輔老師可以早點來,或許我們就可以早點調整對兒子的態度及方法。不過至少現在還來得及,亡羊補牢,雖遲不晚啊!加油了!
- Mar 30 Fri 2012 12:53
巡迴輔導老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