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哪一年開始,在網路上就有看到朋友們分享他們去鶯歌醃梅的照片,當時就很吸引我,可是每次等我知道有這個活動時都已經報名額滿,所以只好每年扼腕!今年因為活動有展延,所以等知道時還有最後兩天的名額,就趕緊報了05/07的第一場次囉!因為陶博館九點半才開門,所以我們九點二十多分到的時候只能在門口稍等,本來還安排要讓兩犬在醃梅完去戲水區玩水的,沒想到戲水區六月才開放,好吧!那就只能下次再來囉!
5/7(六)的天氣真的非常好,才早上九點多,兩犬就被晒到睜不開眼,一下車就立刻戴起墨鏡呢!
醃梅活動結束時已經十一點了,本來安排的活動:戲水跟逛老街,因為時間未到跟天氣太熱而無法成行,陶博館內的「小陶窩」又有身高限制,小彧已經超過120公分進不去,重點是時間也來不及,所以就只能在小陶窩旁邊的積木圖書區讓孩子們簡單玩樂一下囉!還買了超級粗的胖胖粉筆,讓最近熱衷於畫畫的兩犬可以盡情畫個夠啊!
在我們醃梅的帳棚旁邊出現的裝置藝術,其實還挺有味道的呢!
雖然進不去小陶窩的遊戲區,但一看到有書小彧就開心了,而且立刻找到他喜歡的百科喔!他也只有這個時間是安靜的啊!
這一區的積木是不用付費也沒有限制的喔!軟軟的積木很適合淵這樣年紀的小朋友呢!
小孩專心玩玩具、看書,大人認真滑手機,而且還有冷氣吹,真是太舒服啦!
那天來教我們做Q梅的老師來自南投水里的「槑休閒農場」,「槑」是「梅」的古字呢!真是有趣啊!這個老師教我們做的是比較容易熟成、短時間就可以享用的「阿嬤Q梅」,但除了這個,還教我們做脆梅、梅酒、梅醋跟梅酵素,感覺都很簡單又很好吃,看來可以利用放假時間來做做看囉!重點是如果要買品質安全的青梅可以跟他們梅農直接購買喔!
這是那天幫我們上課的老師,不過他沒有自我介紹啊!
還好旁邊有提供他的聯絡方式,還提醒我們要拍下來,這樣以後要買東西、問問題都不怕找不到人啦!
接下來就是詳細記錄整個製作的過程囉!不過現場做完的只是最前面的步驟,剩下的就要回家繼續完成啦!希望我第一次醃Q梅就可以順利成功囉!首先第一個步驟要殺青。先將洗淨的一公斤青梅加入一百克的粗鹽,搓揉八到十分鐘,讓表面出水。接著用木搥或刀面將青梅拍出裂縫,不過不要拍太大力,裂縫要是太大,醃好後的梅子就會支離破碎喔!然後把拍裂的青梅放進罐子裡,最後再把剛剛搓青梅剩下的鹽巴放在最上面就可以蓋蓋子囉!
為了能夠看清楚並認真投入醃梅的活動,小彧還特別戴上眼鏡呢!可見他很重視這次活動呢!
工作人員幫我們加入適量的粗鹽後,父子三人就開始認真的搓揉青梅啦!不過我覺得淵比較像是在玩,爸爸跟哥哥比較認真喔!
希希年紀小、力氣也小,所以沒幫上太多忙,真是辛苦老妹啦!不過總算是都搓到老師的要求啦!搓完後,雙手變得超級光滑呢!呵呵!
接著就要進行拍裂的動作囉!不過一開始很難掌控力道,不是把梅子彈飛出去,就是沒有任何裂痕啊!
如果真的大力一敲,啊!就會出現小彧這種表情啦!因為手上的梅子已經開口大笑啦!
淵力氣小,一直敲不出裂痕,所以只好媽媽帶著他的手一起敲,但也常常一不小心就敲太大力啊!
還是交給爸爸來敲好了,小彧協助爸爸,淵則是協助媽媽將敲裂的青梅塞進罐子裡。因為今年的罐子造型比較特別,所以要塞得有技巧,不然會蓋不起來喔!
還好媽媽最會的就是收納,所以很輕鬆的就把全部梅子塞進罐子裡囉!
事後的整理工作也很重要,盤子跟搥子都要洗乾淨還給老師喔!
這就是今年的陶罐:舞動陶,外型設計像是蓬蓬裙,像是在舞動生命一樣,很有意境呢!最重要的是,台語的諧音也很正向,希望我們都能如此啊!
完成醃梅的所有前置作業囉!接下來的工作應該就是由媽媽一手包辦,父子三人等著品嚐成果囉!
除了陶罐外,還有提供紙盒可以方便攜帶呢!真是貼心!不管今年是否成功,明年我一定會再來報名啦!
當天晚上回家後,先開蓋確認梅子是否已經變成像榨菜一樣的顏色,如果是,那表示鹽巴足夠,再醃個一天就可以進行下一個動作,若還是青青綠綠的,那表示鹽巴不足,要再加入一些家中的精鹽來協助殺青喔!等醃個兩天就可以來到第四步驟:重壓囉!把鹽漬過的青梅放進全新的洗衣網袋中扭緊,上面再用裝水的大鍋子重壓,壓到滴不出水後就可以鬆開並把青梅重新翻攪,這個動作要重複三次,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
為了怕說明書以後弄丟,還是先拍下來比較保險啊!不過上面的作法跟老師說的有一點點不同,但我想應該都可以吧?
5/7晚上回到家雖然已經快十一點了,但還是趕緊把開蓋子確認一下。嗯!有變成榨菜的顏色,應該是沒問題囉!
放了兩天之後,就可以把梅子夾出來放進全新的洗衣網袋中,再用鍋子重壓。剛拿出來的梅子除了一部分因為敲的裂縫太大已經裂開外,其他都還很完整呢!
這是壓第二次的時候,因為我覺得家裡的鍋子重量太輕,所以派出鑄鐵鍋來幫忙,但又怕梅子的酸會傷害鍋身,所以只壓一段時間就又換回一般鍋子囉!
壓一整天出水的青梅最後就變成這樣啦!不知道這是正常的狀態嗎?感覺梅子都被擠壓到又乾又癟呢!如果不是,是因為我用的鍋子太重?還是當初敲裂太多的關係呢?好焦慮啊!希望可以成功!
最後就是放入等比例的糖(一公斤青梅就對一公斤的二砂糖),但要分成五次放,一次放兩百公克,同時也要準備兩個容器交替使用。首先,一層梅子一層糖地放入A容器內,等糖完全融化(也就是看不見糖的顆粒)就可以把梅子拿到另一個B容器內,一樣是一層梅子一層糖,這樣的動作重複五次就完成了!不過前兩次留於容器的糖水要倒掉,因為都還有梅子的酸、苦、澀,第三次以後的糖水就可以到回容器內繼續使用。最後一次的翻桶加糖,要將剩餘糖水煮成糖漿再倒回罐子裡,就完成啦!
這是一個一公斤的罐子,可是放入重壓出水後的梅子只用了不到半罐的空間呢!
下面的糖融得很快,不到兩小時就成水狀,但上面的糖顆粒卻還很明顯,老師說要等看不見糖的顆粒就表示可以繼續下一個動作啦!
放了一天,幾乎看不見糖的顆粒後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囉!
第二次的翻桶加糖,右邊桶子的糖水要倒掉,老師說這個糖水會把梅子裡的酸苦澀全部帶走喔!
就這樣翻了一桶又一桶的糖後,我終於翻到最後一次啦!但第四次的糖怎麼都不融化,我一直想不透,明明已經放了一個禮拜,難道還不夠久嗎?還是,是因為我把第二次的糖水倒掉,沒有加回去的關係呢?因為當天老師說前兩次的糖水要倒掉,但說明書上卻說只要倒掉第一次的糖水。到底哪個才是對的啊?
算了,既然是最後一次,那我就把所有的糖跟梅子一起翻進原本的陶罐中吧!不過感覺這些糖顆粒都非常明顯,完全沒有融化的跡象呢!
其實我有試吃一顆Q梅,不過果肉感覺很少,雖然的確有Q度在,但還是有些酸澀,重點是外面的砂糖顆粒太厚實,吃完只覺滿口甜啊!感覺我好像做失敗了,唉!好擔心啊!
老師說,這樣做好的Q梅就可以直接品嚐,但也可以繼續醃到明年此時,等到時候再吃,滋味會更讚喔!說實話,目前的成品吃起來非常讓人失望,我應該會再放非常長一段時間,等到裡面的糖都融化再來品嚐吧!但也很擔心糖都不融,或是結果跟現在吃起來一樣,那就太讓人傷心啦!看來明年一定要去再做一次,好好研究問題出在哪啊?
※2016/07/13補記
今天晚上打開陶罐準備來驗收Q梅的成果,沒想到意外的好吃呢!梅子的Q度在,吃起來沒有酸澀味,還吃得到梅子的香甜味,真的太讚啦!不過外面的二砂還沒有完全融化,還是可以吃到一點點顆粒,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比起我一開始認為會失敗的結果真的好太多啦!兩犬讚不絕口呢!看來醃梅子需要耐心,更需要給他成熟醞釀的時間啊!明年,我們一定要再去玩啦!
開罐後的樣子雖然沒有很迷人,看得出來很多果肉都不見了,但撲鼻而來的梅子香卻非常吸引人啊!
盛裝在日式風格的小盤子裡,看起來就更美味了!
搭配上下午就先泡好放在冰箱冰鎮的柚子茶,真是太讚的飯後點心啦!
本來想一口塞下的,但被媽媽喊了一聲暫停,只好先停格啦!哈!
其實這張本來沒有要拍的,但小彧一直把他的YA手勢擺著,所以我只好配合囉!
- May 25 Wed 2016 19:15
甕藏春之梅2016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