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學校辦了一場很特別的研習,請到前新竹市長、現任識竹書屋的主持人蔡仁堅先生來帶領學校老師認識十八尖山與竹塹城,這塊我們居住已久,看似熟悉卻又很陌生的土地。其實我對新竹沒什麼感情,自從嫁過來後,交通不便、物價昂貴跟文化沙漠是我對它的主要印象,雖然這幾年負面感受已大幅下降,但還是沒有太多感覺啊!
因著對歷史文化的喜好,我報名參加了這場特別的研習,果真沒讓我失望啊!
下午一點,我們在自由車場下方的廣場集合,蔡前市長的一頭雪亮白髮以及媲美蔣勳的磁性嗓音吸引我靠近,聽他娓娓道來新竹的歷史、十八尖山的三十三座石觀音由來、新竹中學的遷校原因等等,看得出來他對這塊土地的感情。這三十三座石觀音是日本人帶來臺灣的,在日本也有這樣的觀音林場,少則三十三,多則八十八,日本人以「遍路」(即「巡禮」)的方式尋求心靈的慰藉,在統治臺灣時也將這樣的習俗帶到新竹。可惜的是目前僅存二十五座石觀音,未能妥善保留這些歷史文物實是遺憾!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見到蔡前市長,他的儒者風範令人印象深刻啊!
除了平常在柏油路旁可以見到的石觀音,今天我們走訪許多小徑,裡面也有很多喔!
不起眼的小徑旁突然出現一塊地,蔡前市長說這是他在任時辦理成年禮的地方,以前可是個垃圾堆呢!可惜的是現在這些樹都不知道是誰種下的,樹前的名牌早就不知去向啦!
目前還能保留這麼完整底座的石觀音不多,這是其中一座喔!聽說後面本來都有編號的,只是現在都已磨損,數字已不復見啦!
雖然十八尖山就在學校後方,同事們也常常在這裡跑山、運動及認識生態,但今天蔡前市長卻帶我從新認識了這座山,除了實際走訪許多我未曾到過的景點外,更從文獻資料上來認識這座好鄰居。原來鄭用錫的《淡水廳志稿》上就有十八尖山的稱呼出現(鄭用錫為開臺第一位進士,北門街上的進士第就是他的家喔),而陳朝龍的《新竹縣採訪冊》上也有提及,十八尖山就位在虎頭山的旁邊,而虎頭山就位在建華與培英後方,這一條山脈延續上去就是大霸尖山呢!沒想到這些看似遙遠的高山卻離我們這麼近啊!可惜的是今天視線不佳,我們只看到霧茫茫的一片,其他什麼都看不見啊!
這是我今天第一次來到的梅花亭,這裡可是十八尖山的最高點,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瞭望整座新竹市,還可以清楚見到大霸尖山喔!
我今天才知道十八尖山原始的林相是以相思樹為主,這倒是我之前一直沒注意到的呢!
最近才剛整修好的梅花亭其實是個賞景的好地方,可惜天寒風大,今天不適合久待啊!在上面的時候我一度被風吹倒,還踩到站在我身後的小舜哥,真是抱歉呢!
從另外一個點也可以看到從前人口中的「聖稜線」(大霸尖山到雪山北峰)喔!這張放大的照片可是蔡前市長之前到訪時親自拍下的照片呢!
今天只看到灰濛濛的一片,什麼山都看不到啊!
蔡前市長也有提到,這兩本跟新竹發展很有關係的書籍都是到1990年左右才正式問市,裡面有非常豐富的史料可供參考呢!如陳朝龍先生的《新竹縣採訪冊》是因為當時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人給台灣人民兩年緩衝時間,你可以選擇留下來當日本人,也可以離開臺灣,當時選擇離開的有六千多人,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錢人,害怕改換政權後,錢、權不再;二是有志節的讀書人,不想屈就於日本人的統治。陳朝龍先生屬於後者,所以將本書帶離臺灣,後來才被鄭如蘭先生重金買回,我們也才得以從中窺知新竹的人文與地理風貌啊!至於鄭用錫的《淡水廳志稿》則是當初他奉淡水廳同知李嗣鄴進行纂輯,後來李嗣鄴離臺回鄉就順便把這本書也帶回貴州,直到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以重金向其後人買回,我們才得以見到此書原貌。
特別把文獻資料放大並詳細說明,真的是有備而來地貼心呢!
我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古籍呢?教國中生時還真的不太需要閱讀這些經典,讓我有些懷念啊!綠色那張地形圖上的山脈都在《新竹縣採訪冊》中有詳細說明,這些史料不光是文人的想像,還有科學考察的根據呢!
講到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與風貌,蔡前市長流露出來的驕傲與喜悅是讓人打從心底佩服的啊!
除了歷史介紹,十八尖山上也有許多軍事痕跡跟墓碑,因為這裡以前可是「塚山」(亂葬崗)呢!不過,這些墓碑都已經在開路時清掉,聽怡嘉說只剩東峰那裏還有一座墓碑留存,今天因為時間有限無法走訪水源地跟東峰,下次有機會再過去走走囉!倒是山上的軍事碉堡讓同事們興致高昂,這個軍用三角點可是以前用來測量位置的重要標石呢!其實十八尖山上還有許多防空洞,但除了國家動力基準站有固定時間開放參觀外,其他似乎都已經坍塌損壞,無法讓大家真的走進去感受一下當初打仗時的緊張氛圍啊!
這座軍事碉堡以前可是非常重要的作戰用地呢!從旁邊往下看,新竹市景的確一覽無遺啊!
為了確認這個三角點的編號,我們派出最年輕的小舜哥上去勘查。這位冷面笑將果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呢!
繞了一圈,最後我們又回到自由車場,我才知道原來前市長許明財先生竟是自行車國手出身,也才知道臺灣目前只有三座自由車場:高雄、台中跟新竹,新竹的場地歷史最悠久,但卻因為沒有好好發展與維護,目前是最破舊也最小的一個地方啊!聽蔡前市長說,今年在臺灣舉辦的自行車公路賽第一名竟是來自新竹的十九歲少年,他是自學再被捷安特發現後送至歐洲培訓,再被歐洲的專業隊伍網羅,今年被派回臺灣參賽,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我想他也是一位臺灣之光啊!感謝捷安特慧眼識英雄,沒有埋沒優秀人才!千里馬還是需要伯樂的賞識,才有幸成為千里馬,這個道理,亙古不衰啊!
看到這個有點荒廢的自由車場,蔡前市長的表情變得有些沉重啊!新竹愛好自行車的孩子們,請好好加油,為自己爭口氣吧!
最末,蔡前市長簡單介紹了汀浦圳跟隆恩圳,可惜沒有親自踏訪,感受不深,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跟著蔡前市長的腳步走入新竹。吹了一下午的風,雖然雙手冰冷,但心中的感動卻是滿滿的!我看見一個對在地文化默默耕耘的慈藹長者,我聽見一位言談中盡是驕傲與認同的文化工作者,這個曾經被我嫌惡的土地似乎開始跟我產生聯繫,有太多微妙的情緒在心底慢慢發酵,其實,新竹有很多美麗的人文風情呢!
要是天氣晴朗些,我想此行的收穫應該會更為豐盛圓滿!感謝學校安排的文史踏查,期待心中埋下的小小種子能繼續被澆灌喔!
留言列表